2015年,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,從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增長。過往十年,我國經濟以房地產業作為重要引擎,而如今這個引擎正在“減速”。
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2015年,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5979億元,比上年名義增長1.0%(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.8%),增速比1-11月份回落0.3個百分點。雖然年初多個城市房價大幅上漲,但從供求關系來看,開發投資額卻的回落。由此,基礎建設投資當然不讓的成為政府托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。
2015年,全國基礎設施投資(不含電力)101271億元,同比增長17.2%。在房地產、制造業投資放緩,進出口數據低迷的態勢下,基建投資仍保持快速增長。
2016年首月,發改委已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21個,總投資541億元。其中,水利項目3個,總投資43億元;交通基礎設施項目1個,總投資111億元;能源項目6個,總投資297億元;工業項目1個,總投資21億元;高技術項目2個,總投資43億元;社會事業項目3個,總投資17億元;倉儲物流項目3個,總投資5億元;其他項目2個,投資4億元。
在兩會上,交通運輸部部長透露,基礎設施建設,既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,又對改善人民生活有重要作用,同時也利于穩增長。據計算,2016年全國公路和水路加起來,預計投資規模達到1.8萬億,加上鐵路投資的8000億,鐵路公路水路共投資2.6萬億。
據鋼聯資訊不完全統計,截至目前,國內已有16個省區公布2016年交通基礎設施投資計劃,合計11308億元。